大量的步卒涌入阳翟城中,波才没有恋战,黄巾军的主力没有受损,阳翟丢了,还有大半个颍川郡在手里,汉军若是没有后援,阳翟城他拿得回来。
黄巾军虽然败退,可声势依旧浩大,他们即使慌乱,却罕见相互践踏,互相扶持向远处退却。乱而不散,人心凝结,这样的阵仗让久经战阵的皇甫嵩亦是暗自吃惊。
几位军司马各率主力入城清查,以免城中藏有黄巾军的余党,其余的骑兵主力和精锐步卒和皇甫嵩的近卫则屯扎在城外,以免再度陷入合围。
波才的豫州黄巾军是南方黄巾军的主要精锐,何曼、何仪、黄邵等人统率数万之众为羽翼,颍、汝一带的地方宗族被一扫而空,颍川的荀家、韩家也难逃,只能四处逃难。丢了阳翟不是什么大事,颍川郡大部还被波才控制在手上。
孙宇打马迎上皇甫嵩,微微拱手道:“中郎,此战辛苦。”
皇甫嵩摇摇头,道:“不敢言功,亦不敢言苦。”他目光流转,望向孙宇道,“此间事了,南阳太守还请速回属地。若是天子追查下来,事情不小。”
饶是孙宇出生入死杀了这一场,皇甫嵩还是不敢与他多有牵连,哪怕心中还有那么一丝赞许之情。
孙宇微微一笑,显然不以为意:“无妨。南阳之事,宇心中已有筹划。”
皇甫嵩没有多言,孙宇此子心思深沉,他看不透,也不想多问。远处的那位骑都尉曹操,才更令他担忧。
曹操祖父是宦官,却愿意与袁绍、袁术为伍。宦官之祸糜烂至此,他没有理由不怀疑曹操参战的动机。他资料尚欠,没有带兵的经历,此次借着平叛的机会带兵来,恐怕是十常侍来争功的。
孙宇顺着他的目光望去,烟火中,曹操大红的披风甚是惹眼。他的骑兵乃是天子精锐的羽林骑,显目的羽林冠在战场上尤为整齐。一众骑兵在寒风中呼啸着,奔皇甫嵩的大纛而来。
“骑都尉操,见过中郎!”
曹操打马先到,拱手见礼。
皇甫嵩抬手还礼,上下打量着他的衣甲,两处明亮的凹痕显然是中了两箭。一道长长的血迹从左肋下斜上到右肩,甚是醒目,定是曹操亲手杀贼,否则不会呈现这般模样。
曹操一身浴血模样,虽然狼狈,却是告诉皇甫嵩,自己可不是寻常贵族子弟,也是上得了马、提得起刀的。
皇甫嵩赞许地看了一眼他,又侧脸望向身边一身玄色衣袍的孙宇,虽然一身浴血,却是瞧不出什么狼狈,反而更添几分英气。
随着阳翟的短暂得失,皇甫嵩迅速与朱隽汇合,准备一举击破颍川黄巾军。两位汉军主帅并肩而立,目光如炬,誓要将这乱世中的祸患彻底清除。皇甫嵩一身重甲,头戴红缨盔,威风凛凛;朱隽则身着华丽的战袍,面容沉稳,显现出历经沙场的老练。他们站在高地上俯瞰着战场,心中既有对胜利的渴望,也有对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的沉重预感。
波才深知此战关乎生死存亡,他调集了全部力量,屯兵长社。长社城外,黄巾军营帐连绵不绝,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显示出他们依旧强大的实力。波才身穿青色战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