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情况没有家长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也绝对……不是太轻就是了。”
听到刘师兄说的这番话,肖尧沉默了一下。
小儿孤独症本来就是不管是经过报道的渲染也好,还是说是众口铄金也罢,反正大家的想法就是只要得了小儿孤独症的,十有八九就会死于非命。
但实际上,随着近些年来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除了少部分的确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之外,其实大部分的损害都没有想象的这么夸张,但是它值得引起注意的,更多的是在症状的涵盖面,这个涵盖面是非常非常广泛的,包括了情感认知,社交交流自主性神经功能以及整合功能和适应性行为等等多多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在社交和交流功能方面,这个损害的确是……相当致命。
而且孤独症这种病,轻的就是轻的,重的就是重的,两者之间相当的极端和差异大。
如果是婴儿早期的孤独症,比较严重的话就是多种心理功能都会受到损害,但一般来说却没有出现妄想幻觉和联想散漫症状,常常有人可能会觉得孤独症和精神分裂症差不多,但实际上两个病八竿子打不着的那种。
症状较轻的孤独症,他的社交功能和交流功能以及行为的异常的症状都很轻,可能就是单纯的不爱说话,就像是曾经流行过一段时间的宅男一样,喜欢一个人待在家里,所以很难诊断为病,哪怕是带到医院来检测也是一样的,他其实更像是一种性格上的问题。
这类型患者甭管是小的还是大的,其实和别人的亲密度都会比较差,对人之间的人情温暖也会表现为相当的冷漠,对别人痛苦不会表以同情,对其他人的欢乐也不会去选择共享,而且他不是针对别人,他哪怕是对于自己也是同样如此,哪怕是自己遭受到了打击,也不会寻求别人的同情,举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走路摔倒了,不会选择哇哇哭的坐在原地等着爷爷奶奶或者是爸爸妈妈过来扶起来,然后抱在怀里好好的哄一哄,而是自己拍拍屁股就起来了,就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
同时会对言语和非言语所表达的理解能力较差,而这个也是导致孩子不能理会别人感情的原因。
同时他们本身的表达能力也很差,所以经常会模仿言语,或者是有一个词汇,只是他自己理解的意思,其他人都不明白。
在言语方面发育迟滞,甚至是完全不发育,根本搞不明白什么叫做语音,什么叫做语法,什么叫做语义。
在想象力和象征能力方面也会出现明显的损害,但是在仪式动作或者是刻板行为,自寻刺激,自我伤残奇怪,行为方面却是比较常见的。
不过……
如果以为这样的病人什么情感都没有,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类型的病人会对某个人或者是某个物品或者是某一个摆设形式,有一种特殊的依恋,不允许别人去动的。
如果别人动的话,就会出现反应过分的情况,甚至在刺激下做出一些后悔莫及的事情。
患者的认知障碍里面包括了抽象能力概念衔接和整合能力的损害,还。会出现嗅觉味觉触觉的异常以及视觉和听觉加工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