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矛盾,好在这种破事在乌兹别克斯坦和中亚的另外几个国家都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了,工程人员耐心的解释,尤其涉及到中国的百吨王系列卡车的载重。
“中国的重卡,名称叫做百吨王,实际上他们能够拉二百吨的重量甚至更多!如果你们不相信我们的设计,我们的卡车也快到了,咱们可以装一车试一下,看看你们的公路是不是能够承受这样的碾压,时间还是有的!”
相对一帮认知和孩子一样的本地人,工程师并不着急也不发怒。
本地人不置可否,另外在驻车器位置要用掉十五吨钢筋,本地人更是匪夷所思。
“我们是建设工程,不能够这么浪费,各位你们来自富裕的中国,这里是贫穷的阿福汗,你们要对工程负责不假,但是首先要对雇佣你们来的阿福汗人负责。这样的浪费我们是用不起的,最终我们都要付钱的……”
密密麻麻的钢筋笼子,这帮人看着就心疼。
再加上那高标号水泥,每一幅图上面都是堆积的人民币,行走的美元。
翻车机栅格板全部是二十个厚度的钢板,这在本地人的眼睛里同样是没必要。
“栅格板我们是见过的,用五个厚度的就可以,干嘛要用这么厚的?你们要给我们合理的解释,我们很穷的……”
第一锹土还没挖下去,工地现场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
在丰富经验的中国团队眼睛里很正常的事情,在本地人看来都是巨大的问题。尤其涉及到消耗,本地人看中国人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中国人在和自己这帮人玩套路。
“季先生,你的人做的事情你知道么?这样下去我们宁肯找欧美人来施工了,你们做的东西比他们还要浪费,你们这样做,我们承受不起!”
“根据我们的人计算,你们这样建造下去,我们还需要给你们支付更多的大米,我们是要做生意赚钱,不是无限制的投入,你要约束你的人,不要这样浪费我们的东西,这是不可以的……”
平板电脑里面,身在白沙瓦的斑斑领导此时也非常激动。
对方的散装货船什么都运输,对方知道钢材有多贵。
整个哈拉特的工程,对方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拿下来的,现在支付给季东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