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扶起,看着他消瘦的脸颊上满是冻疮,整个人憔悴不堪,心中痛惜,连声道:“无须多礼!这么些时日,你们跑去了哪里?整个右屯卫以及整个东宫都在派兵四处搜寻,却并无汝等下落,真真急煞我也!”
自从铸造局被库房中火药夷为平地,几乎所有学子皆不见踪迹,李承乾心急如焚,派出“百骑”精锐四处搜寻,但除去少部分溃散学子得以收拢之外,岑长倩、辛茂将、欧阳通等学子领袖皆音讯全无,令李承乾痛心不已。
这些学子不仅才华横溢、能力卓越,而且对于东宫太子忠心耿耿、可鉴日月,面对数十倍叛军之围攻死战不退,最终宁愿冒着巨大风险引爆库房,也不让叛军得到火药以之攻伐皇城。
辛茂将见到房俊这般真情实意担忧学子安危,心中一酸,堂堂七尺男儿眼泪都下来了:“吾等当日奉命戍守铸造局,书院上下死战不退,奈何叛军数十倍于己,伤亡惨重,诸多同窗战死当场。其后叛军调集大军猛攻,吾等守不住,只得放弃外围院墙,且战且退,依据地利顽强作战。在下率领同窗突围而出,至昆明池上开动训练所用之船舰,以舰载火炮予以轰击,杀敌无算。但最终炮弹告罄,未免落入贼手,只能向北突围,但叛军漫山遍野,吾等慌不择路,数次遭遇堵截,不少同窗或死或伤,唯有在下率领十余人渡过渭水,藏在泾阳附近山中,不敢露面。前日越国公率军攻克泾阳城,之后吾等听到消息,下山寻找,却得知您已经杀回长安,且渭水以北再无叛军堵截,这才返回。”
房俊拍了拍他肩头,只看他这般伤心且憔悴,便可知这些时日受了什么样的罪心中担心那些学子,顾不得安慰,急问道:“镇守铸造局的岑长倩当人可曾逃出,下落如何?”
及至曹魏时期,京兆韦氏分为多支:东眷,西眷,以及郧公房等。
永嘉之乱后,多数家族衣冠南渡,京兆韦氏却很少有人背井离乡,多数留在关中地区,族中子弟先后致仕于前、后赵、石虎、前后秦政权中,家族数代在北方乱世的经营,使得京兆韦氏成为关中地区望族之首。
即便隋唐之际关陇门阀凭借军权先后攫取朝政控制,京兆韦氏依旧是关中大姓,实力雄厚。
比之隋末之时遭受重创的太原王氏、弘农杨氏,京兆韦氏保全实力,低调发展,只不过其低调处世之习惯使其名声不显,进而被天下人忽略。可只要京兆韦氏敢于奋力一击,绝对会掀起一阵滔天巨浪。
能够让一个世家门阀一往无前、无所保留,必然有一个契机蕴藏其中,使其可以攫取最大之利益,然而这个契机又是什么?
长孙无忌目光灼灼,盯着韦庆嗣。
此人年幼之时也算是才华横溢、名声在外,早年曾担任李承乾的太子家令,深受器重,极为宠信。及至玄武门之变李承乾伏诛,东宫势力被连根拔起,韦庆嗣固然因为其身后京兆韦氏的庞大底蕴幸免于难,却也自此被罢黜在家,再也未能身入仕途。
这绝非毫无能力只知纵情享乐的纨绔子弟,况且就算韦庆嗣鲁莽,整个京兆韦氏岂能跟着他一起莽?
然而韦庆嗣脸上依旧一副云淡风轻的温煦模样,目光湛然,与长孙无忌对视,只是略微颔首,却看不出半分异常。
长孙无忌愈发心惊肉跳
沉吟良久,他才缓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