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废黜?
这是极有可能之事。
所以李孝恭才会有这样一问,到底要不要全力支持东宫?毕竟东宫储位不稳,一旦失施,他们这些“太子党”就将成为李二陛下打压之对象,即便活命,也将远离权力中枢,利益大受损失。
况且储君权力之争夺,历来都伴随着血腥,成功了自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一旦失败,想要活命简直难如登天。
到底值不值得?
这个问题房俊并未更深一步予以思考,当初他从“远离储位之争”转变为“全力扶持东宫”,就对此进行过一番最深层次的考量。结果自然便是既然重生一回,当战线自己之价值,尽可能的去避免大唐重蹈历史之覆辙,走向那一条“强枝弱干”的旧路,在鼎盛之时轰然崩塌,使得后世子孙扼腕长叹。
他抬头看了李孝恭一眼,颔首道:“自然要全力支持东宫,若东宫失势,崛起的必然是关陇门阀。以关陇门阀之强势,必将重现贞观初年一手遮天之旧事,甚至犹有过之!眼下朝廷所原酿的种种改革,皆是针对大破以往的权力平衡,受损最大的便是关陇门阀,一旦被他们得势,必将这些政策全部废黜,朝堂之上紧要衙门皆被关陇子弟侵占。而宗室之内,无论是谁意欲染指大位,自身之能力尽皆不足,要么依附关陇,要么拉拢山东、江南,待到他们事成,必将使得山东、江南、甚至陇右各地的地方力量暴涨,而京畿空虚,造成强枝弱干之局势……无论哪一种,皆是亡国之祸根!故而,于公于私,咱们都只能支持东宫。”
一个坏消息是否能够影响军心士气,其实并不在于这个消息到底有多坏,而是在于军队是否拥有足够的自信,自信自己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能够重挫面前的强敌。
很显然,唐军之自信、自傲,天下无双!
这种信心非是自大狂妄,而是自大唐立国起,便横扫国内各路诸侯、反贼,而后又连破突厥、吐谷浑、薛延陀等等强国才慢慢建立起来,是以涤荡寰宇之赫赫战功为凭恃!
如若李二陛下当真于万军丛中被敌军射伤眼目,这会被数十万唐军视为奇耻大辱,纵然马革裹尸、埋骨辽东,亦要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丽,以敌人的鲜血来清洗自身之耻辱。
那等情况之下,必然是数十万唐军不讲战术、不计伤亡,以人命填出一场胜利。
绝无可能自乱阵脚、惶恐不安。
再加上历史之中高句丽的确玩弄过这样一个把戏,试图以此等谣言动摇唐军军心,故而房俊才敢笃定。
李孝恭饮了一口茶水,慢慢的品味着茶水的回甘,半晌方才叹息一声,摇摇头,道:“二郎尚未明白本王担忧之处并非陛下之伤势到底是真是假,因为如今之长安,很多人其实并不在乎这个,他们只在乎此等谣言所引发的震荡,会否让他们有机可乘。”
房俊目光微凝,试探着问道:“王爷所担忧的,可是宗室之内?”
他自然明白李孝恭言中之意,大唐虽然建国已久,但昔年“玄武门之变”之遗祸且已久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