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玄武门也就罢了,如今只是一个副将镇守……卫公居然这般看好?”
他有些不可思议。
右屯卫再强,可毕竟只剩下半支,又是副将统军,居然在李靖眼中还强过齐编满员由柴哲威亲自统帅的左屯卫?
可李靖的军事才能天下无双,他说半支右屯卫更强,似乎也没有吹捧之意义……
李靖感慨道:“火器之威,早已威震天下,当年越国公兵出白道、横行漠北覆亡薛延陀,便是仰仗火器之威,如今大斗拔谷一战击溃吐谷浑,亦是火器之威,甚至于弓月城下打得阿拉伯人丢盔弃甲狼奔豸突,还是倚仗火器!由此可知,火器必然在往后成为战争的主导,帮助帝队荡平寰宇、一扫八荒。而右屯卫更是天下第一支以火器为主战装备的军队,其战力可想而知。越国公率领半支右屯卫能够一战击溃七八万吐谷浑精骑,那么剩下的半支右屯卫又岂能打不过左屯卫?还是说,殿下认为左屯卫比七八万吐谷浑精骑更强?”
见到李承乾露出释然之色,李靖又补充道:“而且殿下小看了高侃,不仅是殿下,如今大唐军政双方、朝野上下,怕是都小看了此人!以老臣之见,此子天资出众,有名将之潜力!越国公西征,裴行俭是必须带在身边的,但却没有将镇守玄武门之重任交付给一贯跟随他亦步亦趋的程务挺,便可知高侃在越国公眼中之地位。殿下,若是论起别的本事,朝中或有人可以与越国公一较高下,但是论起这识人之能,怕是朝野上下,无人能出其右。”
他说到房俊的识人用人之能,李承乾便连连颔首,深以为然。
太子妃苏氏闻言,略微松了口气,不过心底疑惑依旧未曾消散,追问道:“那殿下为何又宣召卫公?”
卫国公李靖如今负责整训东宫六率,事实上已然成为东宫六率的统领,平素李靖不问政事,此番太子宣召其入宫,难道不是因为事关重大、局势危及,需要动用东宫最后的武力来应付局势?
李承乾颔首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任何事情在发生之后,都要做好最坏的打算,方能争取最好之结果。宣召卫公,不过是因为孤仰仗其军事才能,就眼下天下局势略作整训而已。”
苏氏颔首,万福之后,退去后殿。
李承乾喝了一口茶水,将茶杯放在茶杯之上,轻轻吐出口气。
自己从东宫搬到兴庆宫,便是防止有人图谋太极宫,自玄武门杀入之后无所遁逃,一败涂地。故而抵达兴庆宫之后,所携带皆是平素之心腹亲信,又以禁卫夜宿宫禁,几乎使得内外隔绝。
外头的消息如何传递到兴庆宫之内?
若仅只是高句丽的细作,绝难做到这一点。而若是关陇亦或是宗室,则轻而易举……
须臾,内侍来报,说是卫国公李靖已然抵达殿外求见。
李承乾略微一愣,忙道:“宣!”
待到一身戎装、须发皆白的李靖快步入殿,大礼参拜,李承乾连忙起身上前将其搀扶起来,奇道:“孤刚刚才派人前往贵府,一盏茶的功夫都未至,何以卫公来得这么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