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机便开始施行,如果渊盖苏文当真能够为了唐军撤兵而全力配合自己,不啻于缔结了一个实力强横的盟友,使得成事之几率又增添几分……
那亲随自然猜不透长孙无忌心中所想,也不敢再啰嗦下去,只得带着长孙无忌的口信转身出了营帐,借助一队兵卒的掩护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长孙无忌一个人坐在营帐之中,一杯茶水,一碟糕点,细嚼慢咽的在烛火之下仔细推敲着即将进行的谋划,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能的变化,都要尽可能的事先预想,设置预案,以免事到临头造成难以挽回之结果,使得整个谋划功亏一篑。
长孙无忌枯坐至天明十分,方才起身离座,在窗口长长吁出一口气。
营外一整夜人喊马嘶,一队队兵卒开上前线猛攻城池,一队队兵卒从前线撤回予以休整,数十万唐军日以继夜猛攻平穰城,力求早已破城,覆亡高句丽,完成东征大业。
陛下的伤情隐瞒得甚好,唐军并未因此军心动摇。
数十万大军轮番攻城,指挥作战的又是一干名将,如此这般打下去,平穰城破乃是迟早之事。
一旦平穰城破,渊盖苏文身死,高句丽覆亡,东征之战就将结束,数十万便会相继返回大唐,进驻关中。
到那个时候,什么谋划也都来不及了……
长孙无忌吐出一口气,看着口中热气在眼前化作一团白雾,心中狠下决心。
时不我待,那就开始吧。
长孙冲心里砰砰跳,他觉得如此以来,父亲是的确可能答应下来,也的确有可能做到的。
毕竟扶持晋王上位,乃是父亲一直以来孜孜不倦位置努力之事,代表着关陇门阀、长孙家族的利益之所在。趁着陛下身在辽东,策划长安那边来一场兵变,推翻东宫将晋王扶持上位,顺便再将自己从渊盖苏文手中救走……
他咽了咽口水,道:“大莫离支一世人杰,乃是吾辈之楷模,为了高句丽劳心劳力,着实令人钦佩。在下愿意返回唐军大营面见父亲,极力规劝父亲成就此事,使得长孙家与渊氏一族世代交好、永结同盟!”
“哈哈!”
渊盖苏文失笑,道:“世人皆说长孙大郎聪慧敏捷、才学出众,乃是贞观一朝后起之秀,然则在吾看来,实在是蠢得可以。有你身在平穰城,令尊舔犊情深,或许还会行险一搏,救你逃出生天。若是吾放任你回到唐军大营,从此得脱樊笼,哪里还能受吾之节制?你莫非将天下英雄都视作豚犬之辈不成?也难怪你当初大好局面却被房俊一再压制,做出阴谋篡逆那等蠢事。”
长孙冲面红耳赤,无地自容。
他自己也总结了自己的性格,好似的确如旁人所言那般浮躁了一些,很多时候想当然,自以为是。
在渊盖苏文这样的枭雄面前耍这样的小聪明,岂不正是自取其辱?
不过渊盖苏文也不屑于取消一条丧家之犬、将死之人,笑吟吟温言道:“一句戏言而已,大郎毋须当真。不过此际唐军猛攻城池,时不我待,还请大郎快些动笔写就书信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