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天唐锦绣 >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门算账

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登门算账

葺几日,调养一下身子,还需您辅佐刘侍中孤才能放心。”

    萧瑀面色阴沉。

    那刘洎的确算是个能吏,但此人一直身在监察系统,查案子弹劾大臣是一把好手,可哪里能够主持这样一场攸关东宫上下存亡的和谈?

    而且听殿下这意思,是东宫文官们有组织的联合起来硬推刘洎上位,即便身为太子也不可能一举驳斥了大部分文官的举荐,尤其是此等生死存亡之关头,更需要上下一心、保持团结。

    可以相见,以刘洎的人脉、能力,绝对不足以笼络那么多的文官,这背后必然有岑文本推波助澜……这个老鬼到底在玩什么?就算你想要急流勇退,择选接班人予以帮扶,那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拿和谈大事开玩笑!

    他也明白了太子的意思,你们文官内部的事情,最好还是你们自己解决,只要你们能够内部将实情弄清楚,我大抵是不会反对的……

    萧瑀当即起身,告退。

    李承乾念其此番劳苦功高,又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遂亲自将其送到门口,看着他在仆从的簇拥之下向北行去。

    那里不是萧瑀的住处,而是中书省临时的办公地点……

    ……

    三省六部制度的诞生,是绝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

    “宰相”最早起源于春秋,大多数时期不是正式官名而是一位或数位最高行政长官的总称,至秦时“宰相”的正是官名为“丞相”,负责管理日常行政事务,政务中心渐渐转移到了内廷,“丞相”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到了汉朝,出现了一大批名相,诸如萧何、曹参等等,使得相权空前膨胀,几乎无所不管,与皇权基本上处于平等状态,极大的制约了皇权。

    一定程度上,相权的扩张很好的解决了“专制”的弊病,不至于出现一个昏君毁了一个国家的情况,但是对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皇帝来说,自己“一言而决人生死”的皇权被削弱,是很难予以容忍的。

    但是很多时候,“天下之主”的皇帝其实很难真正掌握朝政,便必不可免的会出现一位又一位惊才绝艳的丞相……

    此等背景之下,篡取北周基业,统一南北建立大隋的隋文帝杨坚,创立了三生六部制度,将原本归属于丞相一人之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相互分工、相互配合,又相互制约。

    于此,极大的提升了皇权集中。

    唐承隋制,将三生六部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只不过因为李二陛下曾经担任“尚书令”,使得尚书省的实际地位高出一筹。三高官官皆为宰相,但宰辅之首必须冠以“尚书左仆射”之官职……

    作为“国家最高决策机构”的中书省,地位便有些尴尬。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龙尸美人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诸天之百味人生重生之逐鹿三国大明不革命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