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现在不太准许民间大规模械斗,很多时候都是靠比斗来解决一些村寨之间的矛盾,再加上这种比斗从规则上就准许盘外招,所以都是以斗鸡来决定某个矛盾的话,双方背后都有大量的精锐老兵,真的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毕竟前次常山郡和中山国因为道路修建以及物流重组的矛盾,官司打到邺城,邺城装死和稀泥,让双方自行解决,然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最后只能用战斗力来决定怎么修路,怎么修物流园。
有一说一,这个其实是中山国这边碰瓷常山郡,但没办法,到了这种层面,你不能说碰瓷这种话,毕竟中山也想要发展,也想要让自家百姓混的更好,常山眼见着要变成北方物资疏散核心了,中山也想搭个顺风船。
考虑到中山和常山挨着,双方共同组建这个玩意儿也是合理的,毕竟从地理优势上讲,谷习新建的位置在后世的石家庄,有地理优势,但中山国离得近,也能蹭上,不太好说。
这种官司打到长安,其实也没啥用,因为陈曦原本没打算在常山搞什么北方物流核心,这完全是谷习一手推动,并且到处凑钱凑够的,而且常山郡的新郡府确实适合搞这个,所以才有了现在逐渐形成的北方物流疏散中心这个概念出现。
然后问题来了,中山国表示我离你这么近,这条路从这个儿过一下,大家你好我好,岂不美滋滋,然后抄着谷习的计划,来了一圈,将自家搞成二级,还在交通要道上。
还是那句话,当官的能不脏了手,在搞钱的时候,还能带动发展,那肯定不会特意去胡整,能走正路,谁愿意走邪路啊!
所以中山国一手截胡,搞出来的东西是能过简雍和郭凯审核的,也就是说从道路物流设计,以及盘活更大区域的经济来讲,中山国搞出来的东西比谷习那个更好一些,虽说会一定程度上削弱常山新郡府的地位。
可常山拿80%的好处,和常山拿70%的好处,其他人也能在原有基础上再分润百分之二三十好处,那个整体效益更大,不言而喻。
也就这个方案是谷习一人操作,到处坑蒙拐骗才实现的,但凡是陈曦搞出来的,那肯定选择整体更大效益,其他人也是发现了这一点,才有了群起而分润的想法。
于是双方搞了一场赌斗,也就是各自在地方抓一头最猛的猛兽来战斗,谁赢了听谁的,双方抓的都是老虎,那一场打的那叫一个天崩地裂,最后姜虨作为常山都尉,艰难的守住了自家的基业,然后谷习开口给其他郡分润了一部分的利益,组成了一个新的利益团体。
从某种程度上讲,前魏郡太守,现南阳太守李孚因为这事,距离冀州刺史的职位直接远了一大截,甚至直接点讲,基本没希望入手冀州刺史了,整点别的可能还有希望,冀州现在这个情况,要么没刺史,要么刘备和陈曦没屁事指定一个刺史,要么就是地方集体推举谷习升任刺史。
甚至等常山将北方集散中心彻底建好之后,邺城这个陪都的荣耀可能都得掩盖在赵家庄的名气下了,虽说赵云强烈反对将常山新的郡府命名为赵家庄,但反对无效,骗了赵云那么多钱的谷习,完全不想还钱。
当然赵云也不在乎还不还钱了,反正这么多年下来,赵云往出借钱的时候,从来没考虑过别人能不能还这种问题,因为没必要啊!
“上一次,常山虎斗我已经觉得很离谱了,没想到这次更离谱。”一个冀州出身的老兵看着振翅高飞,然后一分为三,同时使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