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终于见到传闻中史上最年轻的武道人仙神武侯,神武侯这一面可属实不好见呐。神武侯虽然和民间流传的八尺高八尺宽有点些微出入,但是和朕想得差不多少年英雄,玄功莫测,是康定国不可多得之俊才,是康定国百姓之福,几月等待是值得的,哈哈哈。」康昭帝龙颜大悦。
「皇上谬赞了。」晋安着五色道袍,行道士阴阳抱拳礼,谦虚说道。
接下来的帝宴很简单,康昭帝只招待晋安,酒足饭饱后,康昭帝挥手让左右退下,文德殿里只留下他和晋安二人。
禁军统领不放心的看一眼晋安,想要说话,被康昭帝呵斥下去:「神武侯是武道人仙,他倘若真要对朕不利,早就动手了,纵然朕有五十万禁军,也拦不住武道人仙。如果朕对神武侯这点信任都没有,如何心系天下万万子民,广纳天下群英豪杰?」
禁军统领朝晋安致歉一声,然后退下,并主动关上文德殿的门。
假如晋安是没有经历过大时代熏陶的二十岁愣头青,或者是从小接受君臣思想洗脑,或许真会被康昭帝这套礼贤下士的帝王御人术感动得以身许国,肝脑涂
地,为伯乐而死。
可惜他不是。
甚至是内心毫无波澜。
他的思想早已经跳脱出这个时代的局限,鲲鹏扶摇九万里,天高任他遨游。
龙袍加身,气度威严的康昭帝把晋安的从头到尾表现都尽收眼底,眼神之中闪烁过一丝不经意的味道。
此时的文德殿里只剩下康昭帝和晋安,康昭帝没有一上来就谈国事,居然先谈到张指挥使:「神武侯对张指挥使这人怎么看?"
晋安不假思索道:「忠君爱国,待下属如手足情深,为人可以。」
看到晋安仅凭短暂相处,就给张指挥使这么高评价,康昭帝先是微讶看一眼晋安,但是康昭帝要谈的不是一个小小从四品的刑察司指挥使,而是借张指挥使话题引导出御史台、大理寺、刑察司三大法司的话题:「刑察司张指挥使品德端正,任劳任怨,确实值得信赖,可惜思想太过保守,善守不善攻。刑察司作为三大法司之一,面对来自全国的各种复杂案宗,倘若只善于防守,未免太过被动,当今又恰逢暗流涌动的多事之秋,张指挥使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再留在指挥使位置上审理全国卷宗已经不再合适,正好张指挥使几年前就已经递上辞呈欲告老还乡,颐养天年,朕因为一直物色不到好的人选一直压着这事没有准许,今后就由神武侯你统领刑察司,接替张指挥使位置,帮朕扶持一把刑察司,三法司缺一不可。」
「按理来说,神武侯是武道人仙,天下哪里都可以去得,直接加官进爵一品大臣也无可厚非。可朕虽是天子,掌管天下,也不能烂封官爵,否则朝堂与民间议论太大,不利于五脏道观在京城开枝散叶,宣扬功德名声,招纳香火。先委屈神武侯从刑察司指挥使做起,待神武侯为国分忧,立下几桩功劳,加官进爵是早晚的事。」
晋安没想到,他一来京城,康昭帝直接革了张指挥使的官衔,让他接替刑察司指挥使一职。
此时的他念头快速碰撞,千心劫十心十用,很快便想通了康昭帝此番用意。
康昭帝在试探他的底线是什么,>> --